加密貨幣第1步—起源、投資與風險

文章目錄

sm4r swmcoy加密貨幣、區塊鏈、元宇宙、DefiNFT……等等近年來使用量不斷竄升的關鍵字,在日常的生活、社群媒體與KOL所傳遞的資訊與周邊資訊中不斷重複並彼此緊密串連。遊走網路時不時看到又有什麼技術結合區塊鏈、某某知名藝術家或網紅也出了聯名NFT。技術、行銷、投資無一不相干,相關資訊與用語卻不斷日新月異讓人一頭霧水?

透過這篇文章簡單明瞭的一探究竟其實這些離我們既不遙遠也不難懂的「加密貨幣」。

虛擬貨幣是什麼?

Virtual Currency又稱數位貨幣,2012歐洲央行定義為為:「一種無法律約束,由開發者發行與管控,在特定虛擬社群成員中接受和使用的數位貨幣」。

以流通方向概以分類主要為三種:

  1.         單向流通並只能在虛擬場域中使用:例如遊戲內的金幣。
  2.         單向流通但可在虛擬和現實場域下使用:例如網購折抵。
  3.         雙向流通,類似於真實貨幣有買入價和賣出價。包括大多我們所指的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坊……等。

其中,最常見的與區塊鏈、去中心化(Defi)等掛勾提及的便是所謂的「加密貨幣」。目的透過區塊鏈技術達到層層加密,以達到抗通膨的以及去中心化的效果,避免組織、規範與決策的權力集中在「少數人類」之手。

通常具有幾項性質:

  1.         通貨緊縮:只能透過執行特定電腦演算來獲取加密貨幣(挖礦),並且會進行週期性的銷毀,因此其產量受到一定的限制並避免通貨膨脹。
  2.         去中心化:不像法幣,加密貨幣無法調整利率及增加印鈔量來操縱。

7e3qgnto66m

起源

比特幣是最早以加密貨幣型態存在的數位貨幣,為了因應主權國家的貨幣超發以及貨幣干預政策而生。比特幣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20081031日發表論文,200913日,創世區塊誕生。然而至今,在某些國家、央行、政府機關、學術界將比特幣視為虛擬商品,而不認為是貨幣。

此外的同類型貨幣,通常稱為山寨幣、競爭幣(Altcoin),,目前有上千種可公開交易的加密貨幣在流通。 

投資

       無論是種商品還是貨幣,「幣圈」都是一種新興的投資選擇,其中也有許多方式可以加入幣圈:

  1.         長期持幣:入手主流幣並選擇安全的交易所,堅持持幣、定期買進,以減少幣圈短期震蕩的所造成的風險並等待正向收益。
  2.         現貨/合約交易:幣圈波動大,喜歡短線持倉高風險以小博大的買家,透過消息、技術面分析來判斷買賣的時機。
  3.         放貸生息:投資人把資金存在平台裡,平台的專家以你的錢交易套利。
  4.         量化交易:透過設定好的程式去自動交易。
  5.         流動性挖礦:投資人提供資金,給平台帶來交易流動性,以此獲利。風險有:比如幣價下跌使投資人持有的幣減少,或者平台經營者卷款潛逃
  6.         區塊鏈遊戲:賺取遊戲幣或贏得高價值角色並轉手。

風險

貨幣金融學認為貨幣具有交易媒介、記賬單位、價值儲藏三種基本職能,但由於其高度波動性因此不具有後兩種基本職能從而不是貨幣。

因為不斷上漲的匯率以及早期比特幣使用者挖礦較為容易的特性,比特幣曾經被指控為「龐氏騙局」。在2012年歐洲中央銀行發表的分析報告中表示以現有資料難以判斷比特幣是或不是龐氏騙局,一方面買入比特幣的人需要找到其他人願意買入方可取回資金,許多人認為這符合龐氏騙局的特徵,但另一方面比特幣計劃從來沒有向任何人承諾高回報。然而可確信的是如果以金錢作考量,比特幣對於使用者而言有著高風險的系統,在投資前,值得先經過深思熟慮再下手。

參考文章:

https://bitcoin.org/bitcoin.pdf